小众市场规范 处于下游的特卖零售却正好迎来一波发展商机

2021-06-15 16:07:59 来源:深圳商报

打印 放大 缩小

值得指出的是,临期商品销售并不算特别新鲜的事物。许多年前,深圳一些大型超市,包括永旺、沃尔玛、Ole等都开设了临期商品专区,尤其是临近保质期的生鲜品类打折促销,更为常见。但为什么这种零售模式在2020年、2021年突然呈现爆发之势?

对此,折扣超市小象生活的创始人粟海辉分析称,近年新品牌爆发式崛起,老品牌为了应对新品牌的挑战也不断推出新品牌和产品,这带来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库存的红利。此外,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变了,对于生长在物资充沛年代的他们来说,精打细算、”薅羊毛“并不羞耻。还有业内人士指出,食品业存在允售期的概念,距离保质期到期时间超过1/3的商品,难以进入大型连锁商超,其存在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可以买到新鲜商品,但也让许多被供应链耽误的食品成了库存货。尤其2020年疫情影响,很多实体店没有营业,导致了大量食品滞销。产业链的上游出现了囤货积压,处于下游的特卖零售却正好迎来一波发展商机。

虽然已经站上了“风口”,但临期食品店的生意或许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美。有零售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,小规模的临期食品售卖店会存在管理成本高的问题。在缺乏足够稳定进货渠道情况下,商家往往只能有什么卖什么。临期食品进货往往也有多单品、多批次的特点,完全可能出现先收到临期两个月的食品上架了,过几天收到了临期1个月的产品,先进先出都难以实现。而一旦食品超过保质期就必须下架。

此外,记者发现,在需求端也并非所有特卖食品都能迅速得到认可,在一些线上探店、拆包视频中,类似“怎么都是我不认识的品牌”这样的声音并不罕见。

不可否认的是,临期商品虽然前景广阔,但目前仍是一个小众市场,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大众对临期食品的接受程度、临期食品的货源以及临期食品的安全监管等,都等待着一步步走向规范和成熟。

责任编辑:ERM5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