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管理加快队伍规范化建设 一系列法规相继制定并完善

2021-06-09 11:30:26 来源:厦门日报

打印 放大 缩小

2007年6月,经省委省政府批准,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,成为一级局、副厅级单位。2008年6月,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新的领导班子正式组建,城市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——新的领导班子为城管工作带来新思路、新举措。队伍规范化建设以及“数字城管”建设,就是突破性的成果,对于提高规范化执法水平,增强执法效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2008年至2012年,城市管理工作大步迈向精细化、规范化,具体有哪些创新做法?本报专访市执法局原局长朱子鹭,听听这位城管领路人、亲历者的讲述。

加快队伍规范化建设

破解执法随意性 提升管理效能

“新的领导班子组建,规范化建设提上议程。提升队伍素质,成为当务之急。”朱子鹭说,当时,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,城市管理任务也更为繁重。然而执法队伍人员有限,这就要求队伍提升能力和水平。而规范化建设,就是一项重要抓手。

加快推进城管工作法治化

一系列法规相继制定并完善

规范化建设,在于瞄准以往的问题,进行有效的对症下药。“过去存在的主要问题,就是执法存在随意性,这也为当时群众所诟病。”朱子鹭说,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为例,罚多少,怎么罚,都缺乏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。因此,规范化建设的第一步,就是加快推进城管工作法治化,为执法工作提供法律准绳和规范流程。

正因为如此,《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规定》应运而生,并不断修订完善,城市管理工作法治化、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探索和实践。

两年时间内,一系列规范性的法规相继制定并完善,包括《关于对违法建设采取强制措施的工作规程》《查处流动商贩、占道经营违法行为执法工作规程》《查处建筑施工噪声执法规程》《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工作规程》。“这些执法工作规程的落地,有效破解了执法随意性的问题。”朱子鹭说,执法更规范了,也就避免了执法中存在的很多争议和冲突,让群众更加信服、支持城管工作。

强调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

城管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

法治化建设的过程,使队伍的管理理念也有了转变。“原来的城管队伍,除了最早的老三届知青,很多是部队转业干部,因此强调军事化管理,也就是以部队的那套纪律来管队伍。”朱子鹭说,军人天生的刚硬气质,加上执法工作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,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,稍不注意,就容易发生冲突,导致出现舆论事件。因此,这个时候,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越来越强调人性化执法、柔性执法。

“一方面,既要有章可循、依法依规,避免随意性。另一方面,则要注重方式方法,以民为本、注重服务。”朱子鹭说,从这两方面发力,城市管理提升工作打开新局面,城管队伍形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
推动“数字城管”建设

借助科技提升执法效率 促进精细管理

2008年,新组建的城管执法队伍领导班子,为城管执法工作带来新的思路。其中的一大亮点,就是运用“数字城管”。

“‘数字城管’的建设和应用,是通过运用远程无线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、GPS定位等先进技术,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。”朱子鹭说,随着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重,执法人力有限、执法成本高等问题逐步凸显,而“数字城管”的建设,能为执法工作提供准确依据,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,促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。

“刚起步时,很多人质疑‘数字城管’是花架子,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。建设的过程中,我们注重实效性,与执法紧密结合,因地制宜。”朱子鹭说,通过“数字城管”系统,城管执法部门对各类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、分析、预测,实现主动式、前置式管理。比如利用GPS定位系统,对土方车的运输路线进行调整优化,实现精准管理。

以“数字城管”为依托,网格化管理、责任制也逐步确立。“我们先是把岛内134个社区居委会划分成134个社区网格,推行以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,聘请‘城管督查员’对所分管的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,明确各级地域及各个单元的城市管理责任人。”朱子鹭说, 除此之外,“数字城管”的应用,还实现了执法人员直接接受群众投诉——直面群众诉求,也就能更高效、精准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。

正是这一系列创新模式,以信息化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规范化、精细化,城市管理执法效能明显提高,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。

责任编辑:ERM5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