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“跨界”原始创新力在不断提升

2021-07-28 11:30:13 来源:深圳商报

打印 放大 缩小

7月8日,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何佳清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《科学》发表了关于SnSe热电材料和器件的重要成果研究论文。他们的研究颠覆了以往研究中的传统认知,表明了SnSe晶体材料具有可同时作为温差发电和通电制冷材料的巨大潜力。

近年来,像何佳清这样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深圳科研团队越来越多。梳理近年来深圳科技界发表的一流论文,记者发现,深圳科学家最擅长“跨界”——打破学科与学科的藩篱,架设科研与产业的桥梁,显示深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力在不断提升。

学科跨界

交叉学科亮点纷呈

《细胞》(Cell)、《 自然》(Nature)、《科学》(Science)(合称“CNS”)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顶级学术期刊,科研机构和高校都以每年的CNS论文数量作为评价其科研实力、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。2020年10月,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《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评价报告》,列出了2016-2020中国大学CNS论文排名。在非双一流学校的榜单上,南科大以发表6篇CNS论文高居第二,深圳大学以4篇CNS论文并列第四(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、第一署名单位),展示了深圳高校的科研能力。

而要想了解深圳学者都擅长哪些领域,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榜单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。“高被引科学家”榜单旨在遴选出全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顶尖人才。在2020年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单中,深圳高校的多位学者上榜。其中,深圳大学有7人次上榜,分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梁中明教授、王熙照教授,医学部黄鹏教授,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时玉萌教授、张晗教授和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,其中张晗教授同时入选材料科学和物理科学高被引科学家(按2人次计算)。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也有3位教授上榜,分别是数据科学学院张大鹏教授,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叶德全教授、黄宪达教授。从中可以看出,上榜的科学家在学科分布上多以交叉学科居多。

近年来,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集成创新、融合发展的新态势,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。目前全球已发展形成的交叉学科有2000多门,中国已开设500多门交叉学科。而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中,深圳高校抢先作出了很多跨界的尝试。深圳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录中,一口气新增了16个跨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,其中10个为学科交叉融合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,6个为产教跨界融合联合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项目。南科大于2016年成立了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,搭建了一批校级共享的科研平台,发展已初具规模。

技术跨界

IT+BT发展迅猛

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内,竖立着一座IT(生物技术)和BT(信息技术)“握手”的雕塑,象征着两大产业的融合。

自成立以来,深圳先进院发力生物信息技术。2020年,该院在国际三大顶级期刊《细胞》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上共发表7项研究成果,其中3项涉及到“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”,正是IT和BT融合的一项落地应用。

“一款新药从开始设计到走向临床,往往需要数年时间,原因之一是找到可用的药物分子是个大工程。传统的高通量药物筛选,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。”项目负责人之一、深圳先进院研究员袁曙光表示。因此,团队在药物设计中,引入了人工智能这一强力“外援”,利用AI来“尝百草”,将这个过程缩短至数天。目前,团队已构建了包括十亿个药物分子的数字库,并搭建了AI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。

去年新冠疫情来袭,基于该平台加上计算药学的方法,团队先后发现多个潜在的治疗新冠病毒的上市药物分子。“计算机筛药需要具备高度的学科融合背景,对药物设计、化学、计算机等领域都要有所钻研。”袁曙光表示。

落地应用逐渐开花结果,优势学科同样成绩亮眼。在BT领域中,合成生物学是一个重要分支学科。在去年和今年的CNS论文发表上,深圳先进院合成所都有所斩获。“像搭积木一样构建生命体”,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热门学科,合成生物学是用工程化的理念和手段,制造有特定功能的生命体。为了从成百上千万种原材料中高效找到可用的,先进院牵头在深圳光明区搭建了合成生物研究重大基础设施。今年初,该设施主体楼已正式封顶,这座高度自动化工厂即将为合成生物学注入全新活力。

产研跨界

论文写到产业前沿

今年7月21日,光明区政府、深圳湾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签署两项战略合作协议。基于协议,各方将携手推进技术优势与产业链优势相结合,通过联合创新和技术落地,更好地服务于深圳科技产业发展、共同提升大湾区科技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。像这样产业与科研的跨界,在深圳已成常态。

以深圳湾实验室为例:在学科技术方面,深圳湾实验室与华为MindSpore团队协同合作完全自主开发出了基于AI的高性能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,填补了国内空白,并有望替代甚至超越当今国际上传统模拟软件。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缓解我国大多数生物医药科研机构、企业依赖国外分子动力学软件进行研发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
在转化合作方面,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已与深圳市天使母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与同创伟业、国泰君安、华大共赢等投资机构商谈建立专项投资基金,与辉瑞、健康元、华润三九等15家企业开展合作,启动新药研发项目20余项,不断加快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本链融合发展。

据统计,深圳湾实验室目前已围绕生命信息技术与软件、药物开发、生理和疾病机理、医疗设备等领域,在世界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,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。而在这些科研成果里,既有来自企业的“推手”,也有回应产业需求的“原动力”。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,才能让“基础研究+技术攻关+成果产业化+科技金融+人才支撑”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生机勃勃。

责任编辑:ERM523